TOP

店家介紹

Introduction
歡迎社團或組織與我們合作,協會可提供社團官網、活動聯誼系統、商機媒合、商情分享、人脈交流、福利社共享優惠(皆為會員之商品)、活動串聯、媒體聯合曝光等服務。
  • 位在延平郡王祠後的臨水夫人廟建於西元1736年。主祀臨水夫人陳靖姑與三十六宮婆祖。一直以來都是與府城居民息息相關的廟宇。 據說陳靖姑年少時異常聰穎,且有通靈的能力,長大後嫁給劉杞為妻。後因福建一帶鬧大旱災,陳靖姑雖已懷孕數月,仍帶著身孕設壇施法祈雨,雖然順利求得雨水,但陳靖姑也因動胎氣而流產身亡,臨終前發下誓言:「死後要做助產神,專門救助難產婦女」。因此,現今產婦如果想要生產順利就會來拜臨水夫人,想要生子則拜註生娘娘或送子觀音。臨水夫人一直以來都護佑著台南的初生嬰兒及保佑產婦的平安,是台灣最古老的祝禱順產育嬰的廟,就像是府城慈祥的老助產婆婆一樣。
  • 在中西區裡俗稱番薯崎的小丘上,小南天福德祠周遭依然維持著老街的模樣,過往德慶溪還未被現代馬路所覆蓋前,先民們就是沿著溪畔來到位於丘頂的廟裡參拜,現在雖然看不見德慶溪,但仍可從周邊的景物建築體驗時光倒流的感覺,老美容院在夜裡亮著燈與福德祠對望著,來廟參拜必定經過的老火炭店牆壁依然維持著幾百年來黑黑的痕跡,是非常具有台南代表性的老街景。
  • 從懷孕到孩子成人都能守護 開隆宮主祀七娘媽(七星娘娘),也就是傳說中的「織女」與六位仙女姊姊們,是護佑孩童平安長大的神明。主神之外,則陪祀有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,兩位女神分別可以保佑早生貴子與分娩(生產)平安。對渴求孩子的府城女性而言,是一個向神明訴說心事的好所在。 府城人的「成年禮」 在早期醫療不發達的時候,孩子出世後,也會帶來廟裡給七娘媽做「契子」(義子、義女之意),等到16歲成年時,順利長大的孩子們會由父母攜來廟中還願,感謝七娘媽的照顧,這個儀式稱為「做十六歲」,除了準備「七件」(香粉、香水、胭脂、鏡子、梳子、髮油、針線)為禮物答謝女神外,透過鑽「七娘媽亭」(代表「出婆姐間」,婆姐是臨水夫人的女婢,也會一起照顧孩童),代表已經可以獨立,也就是成人了。
  • 石子瀨天后宮天上聖母,為本廟主祀,餘奉祀神位觀音佛祖、保生大帝、中壇元帥、楊六使爺、福德正神、註生娘娘、虎爺、千里眼、順風耳等神祀。
  • 南洋櫻因花朵盛開時似櫻花滿樹而稱之,粉嫩花色與落英繽紛之美毫不遜色,高大樹形及粉彩花色展現的數大風姿。黃昏清晨最佳散步地點,傍著將軍埤溼地,微風徐徐,綠蔭成傘。印度紫檀,樹冠層次分明,枝條平展,羽狀複葉,翠綠清新,葉形優美,隨著四季氣候變化有不同的景緻變換,兩種植物交織成優美的綠色隧道,地點位於南89區道,近將軍埤畔。
  • 鹽水護庇宮主祀天上聖母-媽祖,鹽水古名「月港」、「月津港」,是倒風內海的港口之一,就港口的繁盛而言,有「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」的說法。而臺灣的古港口多半建有媽祖廟,保佑漁民、商船的海上安全,是出海人的精神支柱,從廟內留存的眾多媽祖神像就可印證這一點,這些神像皆是由清代糖郊(糖商)、(雜貨商)、布郊(布商)、水(油)郊(販賣水和油的商人)等奉迎而來。 鹽水護庇宮廟貌古樸,廟內的裝飾藝術皆是名匠作品,石雕為臺北大稻埕陳姓石雕家族、木雕為田中陳壬水、剪黏為安平葉家葉進益、彩繪方面則有潘麗水的四幅壁畫,可以說匯聚了自清領到戰後,各領域傳承百年的精湛技藝。
  • 敦源聖廟這名字雖陌生,但如果說歸仁孔廟,就讓大家比較熟悉了。此處是原台南縣境內唯一祀奉孔子的廟宇,因敦源社而得名。敦源社是台南縣新豐區的文人於西元1883年所組的國學社團,直到西元1927年才由社友、詩人和地方仕紳共同募款建廟,同時鑄造孔子銅像奉祀,是民間私有而非官建的孔廟。廟宇為燕尾式古典建築,內有許多聳立的老龍眼樹,因位處郊區,平時遊客不多,相當寧靜,是一處能與至聖先師安靜相處的好地方。至今每年孔子誕辰都由新豐區內的五個區公所(龍崎、關廟、歸仁、仁德、永康)輪流舉辦祭孔大典,是一間民間私有的廟宇卻由政府主祭的孔廟,成為敦源聖廟的一大特色。
  • 保西代天府創立於鄭氏時期(1662年),主祀三府千歲(朱府千歲、池府千歲、李府千歲),又稱「三老爺」,廟名為「大人廟」,戰後才改稱「代天府」。 由於創立時期早,與南鯤鯓代天府、佳里金唐殿一同被稱為「南瀛古三大代天府」,又因地理位置,與歸仁仁壽宮、關廟山西宮,稱作「臺灣府城東門城外三大廟」。三廟的王醮暨遶境活動,則在近年成為國家重要民俗「南關線三大廟王醮暨遊社」,彰顯沿線廟宇的交陪情誼。 保西代天府王醮暨遶境 約十二年以上舉辦一次,舉辦時間不定,保有完整的王醮儀式,從搭船廠、請舟參(註)、取水、王船開光、豎燈篙、王船出廠,至火醮、轅門官上任、請王、登棚進表、普度、遶境、送王、謝燈篙等,見證南關線的開拓史。 註:(舟參)為合體古字,音同「參」,為船底的縱貫木材,即王船的龍骨。
  • 新營濟安宮主祀保生大帝,是新營地區的第一間廟宇(開基庄主廟),地方人稱為「大廟」。 傳說當初的建廟來由,是明永曆年間一位嘉義布袋嘴蕭姓人士路過此地,在這裡小憩時,保生大帝託夢,要人去大陸泉州同安白礁鄉(保生大帝的家鄉)迎神尊來臺,後來庒民們便自同安白礁鄉的慈濟宮祖廟恭迎神尊,並搭草寮供奉,至清道光20年(1840),新營地區居住的人口日多,才正式建廟。
首頁 4 5 6 7 8 9 10 11 12 末頁

Total - 8 / 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