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相關知識

Promotion
商務夥伴 和尚
和尚,梵語upādhyāya,巴利語upajjhāya,又音譯作鄔波馱耶、鄔波陀耶、殟社、鶻社、和闍、和尚子。漢譯作親教師、力生、近誦。本為婆羅門教術語,指婆羅門教的近身教師,稱為upādhyāya,其後佛教引入此種稱謂,指具有招收弟子資格的僧人,即向弟子傳授具足戒的老師,要具有法臘(指接受具足戒成為比丘、比丘尼的年數)十年以上,且有德、有智、持戒、多聞,才有資格,故又稱戒和尚、戒和上。亦指大僧正,即僧綱的最高位階,最上位的僧正為大僧正。

最早對「和尚」的語源進行說明的是唐代的玄應(生卒年不詳),其後諸家競相解說,概括起來,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:一、源於于闐語說。玄應《一切經音義》記載:「和尚,《菩薩內戒經》作『和闍』,皆於闐國等訛也,應言『郁波弟耶夜』。」《可洪音義》:「鶻社,于奠(闐)及疏勒國人云和尚;殟社,西域俗云和尚。」二、源於西域胡語說。《佛說十力經序》:「鄔波馱耶,唐言親教師,安西云和上。」三、源於中土方音訛轉說。《續一切經音義》:「正梵語鄔波地耶,此云近讀,謂此尊師為弟子親近習讀者。舊翻為親教,良以彼土流俗云殟社,此方訛轉謂之和尚,相承既久,翻譯之者順方俗云。」如將此三種說法綜合起來,可作如下表述:和尚,印度俗語作和闍、殟社,標準梵文稱作郁波弟耶夜,傳到西域,語音發生訛變,成為「和尚」。事實上,「和尚」二字,原意是「師」,是一種尊稱,要有一定的資格、堪為人師的才能將其稱為和尚。另外,佛教的處世哲學是主張一切調和,「和」即忍耐、服從,「和」是佛教徒所崇尚並遵守的,以「和」為「尚」,亦為「和尚」的名稱原由之一。

而中國佛教的「和尚」之意,多指已受具足戒的合格比丘僧,且精通佛學,能擔任培育僧材的德高望重的佛教長者,甚至是帝王恭崇的國師,對其敬稱為某某「和尚」。通達佛法並能講說佛法,精通經、律、論三藏的稱為三藏法師,或是三藏和尚,如唐代玄奘(公元602-公元644年)。又如華嚴宗三祖法藏和尚(公元643年-公元712年),為華嚴宗理論體系的集大成者,先後於太原寺、雲華寺講《華嚴經》,唐武后(武則天,公元624年-公元705年)命京城十大德為授具足戒,並賜以賢首之名,人稱賢首國師。中國祖師和尚畫像上的穿著,多為黃色海青搭上紅色袈裟,紅色袈裟有祖師傳承之象徵意義所在。

佛教的出家制度,指為求解脫,捨棄世間貪愛而出家修道的制度。溯源至古印度釋迦牟尼時期,若依《律藏.大品》所說,佛陀成道後,便往鹿野苑向五位比丘初轉法輪,他們信受後皈依為佛弟子,意味著佛教僧伽的成立。出家佛教徒有男有女,出家男子稱為比丘;出家女子稱為比丘尼。按照佛教規矩,七歲到二十歲以下,受過十戒的出家人,男僧稱為沙彌,女僧稱為沙彌尼。能夠成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,必須年滿二十歲,受過具足戒,具備破除煩惱、堅持戒律、止惡修善,有良好德性的人。原本出家男女二眾都在僧伽之內,統稱僧人,之後又將比丘尼稱作僧尼。然後在中國民間,又將出家男眾統稱為「和尚」。

【撰寫者】
倪管嬣(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)
 
【參考文獻】
1.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,東京:大藏出版株式會社,1922-1934。
2.吳汝鈞編著,《佛教思想大辭典》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94。
3.高振農,《中國佛教源流》,北京:九州出版社,2006。
4.儲泰松,〈「和尚」的語源及其形義的演變〉,《語言研究》,1(2002.02.28):83-90。